close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胃鏡檢查發現胃息肉!要切除嗎?

諮詢╱邱世賢(好心肝門診中心院長)

撰稿╱黃倩茹

胃息肉多屬良性,可再細分為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及腺瘤性息肉,其中以胃底腺息肉最常見,僅少數狀況下會建議切除;而腺瘤性息肉則有癌變可能,最好切除,否則需密切追蹤。

 

50歲的陳先生在做例行性的胃鏡檢查時,被醫師告知他的胃裡有長息肉,建議切除,陳先生個性本來就緊張,聽到這樣的消息直覺聯想是不是胃癌?醫師解釋是基於他的息肉達2公分以上、且有出血傾向,才建議切除,陳先生才鬆了一口氣。

一般來說,正常人胃的黏膜透過胃鏡看起來是平滑有光澤的,而當醫師從胃鏡看到病人的胃裡頭有突起物時,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來自胃黏膜下的腫瘤,從黏膜下的組織長出來、把胃黏膜頂上來,其特色是表面顏色和周圍黏膜一樣,有可能是神經內分泌瘤或胃基質瘤等;另一種則是從胃黏膜的上皮細胞長出來的突起物,如果是良性通稱為「息肉」,但也有少數的早期胃癌長得像息肉狀突起。

息肉通常是指良性組織

當醫師告知受檢民眾胃裡面有息肉,通常都是指良性的息肉,如胃底腺息肉(fundic gland polyp)或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透過胃鏡,醫師可以分辨大多數息肉的種類,若沒有把握時,有時候醫師會選擇將息肉做切片檢查,確認是否有細胞的變性,或是癌症細胞。

不過,還有一種型態,雖然名稱也有息肉,但卻是胃癌的前身,即腺瘤性息肉(adenoma polyp)。如果是這種息肉就需切除,否則就要密切監控。以下介紹3種息肉:

1.胃底腺息肉

在所有的胃息肉中,佔最大宗的就是胃底腺息肉,形狀大多呈半球狀,表面帶光澤,大部分小於0.5公分,很少超過1公分,通常長在胃體或底部,尤其是大彎處。95%的胃底腺息肉有經驗的醫師一眼就能辨別。胃底腺息肉的特色就是息肉與胃的背景(周遭黏膜組織)通常一樣,不偏紅也不偏白。胃黏膜若有幽門螺旋桿菌引起之慢性發炎,反而不易出現這種息肉,因此有些病患在除菌後追蹤內視鏡,或許會新發現胃底腺息肉。

長期服用強效制酸劑 易發生胃底腺息肉

發生胃底腺息肉的原因,一部分是體質(中年女性較多),一部分是家族性遺傳,這兩類人通常都同時有好幾顆的胃底腺息肉,只有一顆的機率較少。尤其有家族遺傳者,數量常密密麻麻數不清,且伴隨有大腸息肉。另一部分,則是和長期服用強效制酸劑(質子幫浦抑制劑)超過一年以上有關係,如胃食道逆流病人,不過一旦停止服用強效制酸劑,胃底腺息肉就有可能會縮小。

服用普通制酸劑或是短期服用強效制酸劑的人,不用擔心會長胃底腺息肉,一般只有服用強效制酸劑一般超過一年以上的人,才會發生。

可以安心的是,胃底腺息肉未來發生癌變的機會微乎其微,因此通常醫師不會刻意切片或切除胃底腺息肉。除非大於1公分、息肉表面有潰瘍或位於胃竇部。

若曾發現胃底腺息肉,除非有家族性遺傳,否則不必每年追蹤,擔心的話3年至5年再做一次胃鏡檢查即可。

2.增生性息肉

若看到病人胃裡有增生性息肉,其胃的背景多數是長期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胃呈現慢性發炎的狀態。增生性息肉的顏色看起來明顯較紅,形狀多樣,表面有些微凹凸不平,近乎草莓的樣子,隨著息肉變大,有較大機會糜爛、出血,日本醫學界以「爛草莓」來形容這樣的增生性息肉。

若有出血傾向或大於2公分 建議切除

增生性息肉癌變的機率不到1%,大小通常在1公分以下,但是也有可能長到2公分以上。如果發現大於2公分的增生性息肉,則癌變的機會增多,或是增生性息肉看起來爛爛的、易出血,或是長在幽門出口附近,可能影響食物進入十二指腸,就建議切除。

由於增生性息肉和慢性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慢性胃炎有關,因此當發現增生性息肉時也需同時確認有無此菌。當病人的幽門螺旋桿菌在確實殺菌後,原本的增生性息肉有機會變小或甚至消失,表示幽門螺旋桿菌的殺菌治療,對於增生性息肉才是治本之道。

3.腺瘤性息肉

相對於大腸常見的腺瘤性息肉,胃的腺瘤性息肉發生的比率不到1%,其胃的背景通常是肇因於幽門螺旋桿菌的萎縮性胃炎和腸化生(胃反覆的發炎後,使一部分胃黏膜細胞萎縮再轉變為腸細胞,稱為腸化生),當醫師透過胃鏡看到腺瘤性息肉時,會警覺到是不是在胃的其他部位有可能出現早期癌。腺瘤性息肉本身就是癌的前驅病變,因此一發現疑似腺瘤時,就需要切片證實或直接切除,即使切片結果是腺瘤,也不能排除沒有取樣到的部份已有癌化,因此一般建議切除,還要進行幽門螺旋桿菌的殺菌治療,並固定一年做一次胃鏡檢查。

必要時需切片送驗

目前胃鏡(內視鏡)的解析度提升,再加上特殊光的輔助,如窄頻光波(Narrow Band Imaging,簡稱NBI),讓醫師可以清楚看見胃息肉表面的構造和紋路,據以判斷息肉的類型。但良性息肉之外,黏膜以下長出來的腫瘤,如基質瘤、平滑肌瘤、神經內分泌瘤,或突起型的早期胃癌,有時看起來像良性息肉,因此,無法確定時,醫師還是會做切片,將檢體送病理檢驗,確認細胞組成,或做內視鏡超音波檢查確認是起源於胃壁哪一層。
  -----------------------------------------

Q&A/疑惑解除補給站

Q : 有胃息肉容易消化不良嗎?

A : 不會,胃息肉對消化沒有影響。事實上,長胃息肉病人是沒有特別感覺的,許多病人都是在接受胃鏡檢查時,意外發現自己有胃息肉。

Q : 胃息肉可以預防嗎?

A : 要預防增生性或腺瘤性息肉,最好的方法就是接受幽門螺旋桿菌的殺菌治療,至於胃底腺息肉除了來自個人體質,就是與長期吃治療胃食道逆流的強效制酸劑有關,病人如果停止服用強效制酸劑,經過一段時間,胃底腺息肉有可能會變小,但來自個人體質的胃底腺息肉,就無法預防了。

Q : 切除胃息肉會出血嗎?

A : 切除胃息肉有可能會出血,但出血量與息肉的型態有關係,如果手術後返家出現解大量血便、嚴重腹痛或腹脹,就要立即就醫。生活上要特別注意的是,接受息肉切除手術後的3天內應採軟質飲食、避免高纖食物,一週內勿做劇烈運動、提重物,也不要吃刺激性食物、飲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ector 的頭像
    vector

    秤子維的秘密花園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