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udn健康樂活
 

透視急診遊戲規則,創造醫病雙贏  

‧康健雜誌 【作者/張靜慧】 

到底要等多久才會看到我?醫生為什麼不幫我做電腦斷層?搞懂一肚子疑問,看急診才不至於乾著急。 

連結圖片

小孩感冒發燒到39度,吃了藥燒還是不退,父母很擔心會燒壞腦袋。

.什麼時候不好牙痛,偏偏星期天痛!家附近的牙科都不開,非得去掛急診了。

.老爸一向心臟不好,今天突然抱怨胸悶、胸痛,該不會是心臟病突發吧?

他們都到了急診室,卻發現身體不舒服的人還真多。這下要等多久?咦,那個人明明比我晚來,為什麼醫生讓他先看?

身體不適,加上等待時的不確定感,讓很多人看急診的經驗不甚愉快;醫護人員也常因為病人或家屬不耐等候、頻頻催促而倍感壓力。

其實,急診的作業方式跟門診不同,對它多一分了解,心中的焦慮就能減輕一分。

Q1 急診那麼擠,所以哪些病可以不用看急診?

奇美醫院急診部主任林宏榮說,疾病千變萬化,有時連資深醫師看診後都沒把握病人有沒有嚴重的問題,需要觀察才能看出病情變化,因此很難用簡單的原則告訴民眾「哪些大病可以來看急診,哪些小病不用看急診」。比如感冒有可能真的只是小感冒,但也可能變成致命的心肌炎。

更何況,就醫是民眾的權利,醫生不能叫病人不要來看病,「每個人都可以來看急診,但是請讓醫護人員幫你評估狀況,如果狀況危殆,我們馬上幫你看;如果相對不急,有時可能要請你等,尤其病人很多、醫護人力相對吃緊的時候,」成大醫院急診部主任紀志賢說。

不過也有些狀況的確不太需要看急診:

.心急而病不急:不耐門診久候、待會兒有急事、嫌門診排檢查要等兩、三個星期,來急診可以馬上做。

.單純來拿藥。

.以為來急診等病床比較快(但其實未必)。

Q2 到底要等多久醫生才會幫我看?

等多久跟病情嚴重程度有關。急診跟門診不同,不是先到先看,而是先經由檢傷分類後,嚴重、危急的病人先看。

除了危急病人可以不經檢傷、立即急救外,其他病人都需經過檢傷。如果病情輕微,檢傷分到四、五級,可能需要等一兩小時。

但很多民眾無法接受看急診要等,幾乎每位受訪的急診醫師都說,病人永遠覺得自己的病最急、應該最優先看,常向醫護人員抱怨:「你們是急診耶,怎麼還要等那麼久!」「我多花錢就是希望能馬上看!」「是不是要我快死了你們才來幫我看!」甚至罵醫護人員「沒醫德」。

病人、家屬間也會為了爭誰先看而發生衝突。童綜合醫院急診部主任盧立華有次幫一個不太危急的病人做了初步診治,這時正好送來另一個更危急的病人,盧立華趕去處理,沒想到前面的病人竟對後來的病人大罵「去死」,家屬很生氣,雙方差點打起來。

「急診不是麥當勞的『得來速』,沒辦法每個病人都隨到隨看,民眾需要建立檢傷分類的概念,」林宏榮提醒。「當我們要求醫生要懂醫學倫理的時候,是不是也該提醒病人懂得『就醫倫理』?」中國附醫急診部主任陳維恭說。

台大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石富元比喻,檢傷分類就像禮讓博愛座,如果今天大家都不願讓真正有需要的人坐,將來自己需要博愛座時,就不會有人讓座;如果大家都不尊重檢傷制度,吵著要先看,將來自己或家人得了急重症,很可能沒辦法優先看,因而無法及時得到好的照顧。

此外,等多久可能也跟時段有關。早上和晚上10、11點左右、週末、假日常是急診的尖峰時段,這時病人多,輕症病人有可能等上一兩個小時;如果是離峰時段,可能不用等那麼久。

Q3 病人那麼多,醫生會不會忘了我?

彰基體系急診部主任周志中說,醫生會利用前一個病人去做檢查的時間看下一個病人,等檢查結果出來再回頭看前一個病人;或者有更危急的病人進來,醫生可能暫時放下手邊的病人,趕去救危急的病人,通常護理人員會幫忙提醒,不會忘了原來的病人。

但另一位急診醫師說,病人爆多時,等於彼此在「競爭」有限的醫療資源和醫護人員的注意力,他坦言忙得焦頭爛額時真的會忘了看某位病人,家屬可以合理的適時提醒。

Q4 可以請醫生多幫我做一些檢查嗎?以免有更嚴重的病情。

一位小朋友玩遊戲時跌倒撞到頭,送來急診後醫生檢查發現狀況穩定,判斷不需要做電腦斷層,先觀察就好,但家長還是擔心有腦出血,希望能做電腦斷層。

「什麼狀況做什麼檢查,有一定的條件,需要醫生專業的判斷,」陳維恭說,比如受創後昏迷指數降到14分以下(正常人是15分)、曾經失去意識、有頭痛及嘔吐等症狀,才需要做電腦斷層。如果醫生認為不需做但病人堅持要做,病人可以自費做。

有時醫生不是不幫病人做檢查,而是時機問題。紀志賢說,例如並非所有的頭部外傷病人都需要立即做電腦斷層檢查,許多電腦斷層檢查看不出異狀,或者對處置沒有幫助,這對病患未必有益。「重點在先評估、並且觀察病情有沒有變化,家屬也可以幫忙注意。」

 何況檢查也有風險。周志中說,做一次頭部電腦斷層吸收的幅射線量相當於照近百張胸部Ⅹ光片,以後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傷害誰也不知道。

 「為了病人好,醫生會謹慎評估。」

Q5 看急診是不是最好有家屬陪?

看急診最好有家屬陪,一來可以協助告知病史、用藥情形、症狀、協助觀察病情變化,有助醫師診治;二來醫生需要向家屬解釋病情及醫療處置;同時,做檢查、手術前也需要家屬簽同意書。

但急診醫師不約而同說,家屬來一位就夠了。「尤其需要有功能的家屬,」紀志賢說,「有功能」是指能講述病情、能跟醫護人員溝通。但現在很多老人家是外傭陪伴來看病,「有的外傭只會搖頭點頭,實在很難溝通,」石富元說。

也建議不要帶小孩來急診探病,免得感染病菌。

陳維恭說,台灣人很有人情味,常常一人進急診,全家族來探病,讓原本就不大的急診室更擁擠;而且人愈多,帶來的病菌可能愈多,對病人並不好。有時家屬在不同時間來,每個都要問病情,醫生實在疲於應付。

Q6遲遲等不到床,該繼續等或轉院?

周志中說,醫院會將等床病人依序列出名單,可以詢問護理人員自己大概排在第幾位,然後評估還要不要等。

通常放寬病床條件,不要指定一定要單人房或健保床,比較能增加等到床的機率。建議大家先求有病床,如果有其他考量可以之後再換床。

如果不想繼續等床,可以跟醫生討論目前的狀況適不適合轉院,原則是病情穩定才能轉,以免在轉送過程中發生變化。

醫改會提醒5個轉診注意事項:

1‧確定已聯絡好轉入的醫院:原醫院的醫護人員必須協助聯絡好接受的醫院,包括確定有床位並交接病人的身體狀況。

2‧聯絡救護車:請護理人員協助聯繫備有病人需要用的設備的救護車,以及怎麼收費,並問是否需要醫護人員隨行照顧。

3‧備妥轉診單:請原醫師開立轉診單,帶往轉入的醫院,讓接手的醫師盡快了解病情。

4‧確認救護車的設備可以運作:請醫護人員確認救護車上的設備(如氧氣等)能正常運作。

5‧由最熟悉病情的家屬陪同前往:可以補充病情,方便接手的醫生掌握病情。
對轉診多一點了解與準備,會讓過程更順利。

◎急診如何做檢傷分類?

急診室入口處設有檢傷站,由護理人員依呼吸窘迫度、血行動力變化、意識程度、體溫、疼痛程度、受傷機轉等6種調節變數,透過電腦協助判讀,依病情輕重及急迫程度分為下列5個等級,決定看診順序。

檢傷分級/建議候診時間

第一級:復甦急救(例如:心跳停止、休克、嚴重呼吸困難等)/需立即急救
第二級:危急(例如:急性明顯吐血現象、收縮壓>200或舒張壓>110mmHg,伴隨呼吸困難症狀等)/10分鐘
第三級:緊急(例如輕度呼吸窘迫、外傷傷口已止血等)/30分鐘
第四級:次緊急/60分鐘
第五級:非緊急/120分鐘

*註:檢傷分級可能隨病情變化而調整,因此護理人員可能不會告訴病人分到哪一級,病人或家屬可以主動詢問。如果候診時病情突然有變,家屬可以馬上告知護理人員。

◎別把救護車當免費計程車

中國附醫急診部主任陳維恭有次看到一位中年婦人和一個年輕人輕鬆地走下救護車,年輕人輕聲跟媽媽說:「這樣叫救護車不太好吧!」媽媽瞪了他一眼,小聲說:「傻孩子,這樣才不用花計程車錢!」

救護車變免費計程車,是台灣的怪現象。多位急診醫師在第一線觀察發現,許多病人明明症狀輕微、意識清楚、行動自如,竟然叫救護車送他們來就醫。「免費提供服務本來是出於善意,但最後常被濫用,」陽大附醫創傷醫學科主任簡立建直言。

國外就沒有這麼「好康」的事。台大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石富元說,華盛頓特區救護車出勤一趟要收300~500美元(約台幣9500~16000元),如果用了車上的氧氣等設備,收費更貴;桃新醫院執行院長、壢新醫院資深副院長廖訓禎說,新加坡的救護車收不收費,是送到醫院後由急診醫師決定,狀況危急才能免費。

「從法令來看,台灣的救護車其實可以收費,但沒有人敢冒著得罪民眾、失去選票的風險這麼做,」一位醫師直言。

成大醫院急診部主任紀志賢說,救護車其實不是免費的,因為預算來自民眾繳的稅,濫用救護車等於濫用自己的錢。

「問題在民眾如何看待社會資源。是不用白不用,還是真的有需要才用?」陳維恭說。

 如果每個人都把救護車當免費計程車,當有一天自己或家人真的需要救護車,會不會因為一「車」難求而延誤了送醫,每個人都可以捫心自問。

◎資訊看板

▓查詢各醫院急診壅塞情形:進入健保局首頁http://www.nhi.gov.tw→快捷查詢→總額協商醫療品質資訊公開查詢→醫院總額指標→急診暫留2日以上案件比;

▓想找一位離家近,又能照顧全家人健康的家庭醫師,可參考健保局推廣的家庭醫師制度(社區醫療群):進入健保局首頁→就醫權益→民眾就醫須知→參與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制度試辦計劃院所名單;

▓夜間和假日有哪些診所看診?可上:健保局首頁→快捷查詢→特約醫療院所掛號費及看診時段查詢

▓更多就醫知識與資訊,可上醫療改革基金會網站查詢:http://www.thrf.org.tw

【完整內容請見《康健雜誌》143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