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B型肝炎如何傷害人體
 
乍看之下,這似乎沒什麼好談的;B型肝炎病毒侵入肝臟,病毒直接殺死肝細胞,如此而已。其實,錯了!B型肝炎病毒並不直接殺死肝細胞,它是藉由人體的免疫機轉而導致肝細胞壞死的。用句俗話來說,就是「借刀殺人」。

「借刀殺人」的B肝病毒

人體內的免疫系統有一種細胞毒性T細胞,當體內的正常細胞遭受到病菌感染時,細胞毒性T細胞會去將這已受感染的細胞殺死,其目的是為了要除去這入侵的病菌。然而平常並不會去攻擊體內的正常細胞,B型肝炎病毒導致肝炎,就是經由這樣的途徑。也就是說,細胞毒性T細胞要將B型肝炎病毒驅逐出境,但是B型肝炎病毒是在肝細胞內,所以在細胞毒性T細胞欲除去B型肝炎病毒的同時,肝細胞也就跟著陪葬了。因此,在B型肝炎病毒存在下,再加上體內免疫系統的作用,才使得肝炎產生。

腦筋動得快的讀者一定會問,那麼不要讓免疫系統發揮作用不就沒有肝炎了嗎?這是個好問題。癱患掉人體的免疫系統,在臨床上的確可以看到GOT,GPT指數會下降。但這樣做有很大的危險:

第一、B型肝炎病毒沒有免疫系統來對抗,它就更加肆無忌憚的繁殖起來了。表面上似乎是沒有肝炎,但你寶貴的肝卻更充滿了病毒。B型肝炎病毒濃度不降反升。

第二、免疫系統被壓制了,人體就更容易遭受各種病菌的入侵,原本不會致病的微生物,在免疫系統功能不佳的病人,反而變成了致病原。

所以,抑制免疫系統的藥物對於B型肝炎可說是一種「安慰劑」。若您吃這一類抑制免疫系統的藥物,在服藥期間,GOT,GPT會下降,但停藥後,免疫系統反彈,結果GOT,GPT又上升,若再吃此類藥,GOT,GPT又會下降,這會使人誤以為此類藥物具有療效,其實不然。

瞭解B型肝炎的致病機轉相當重要,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B型肝炎的自然病程及其治療。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創新科技網
 

疫苗(Bacterin)與血清(Serum)

疫苗的製作

疫苗是目前用來對付病毒或細菌最有效的方法,可惜的是,疫苗只能使用在事前的預防工作,如果病人已經被病毒或細菌入侵,那麼疫苗就沒有效果了。基本上我們可以將疫苗想像成是「死的病毒或細菌」,疫苗的製作方法很多,我們以B型肝炎為例說明疫苗製作的概念:先將B型肝炎病毒取出,並且以高溫將病毒殺死,或將病毒的DNA中會產生危害人體的蛋白質的基因取出,而保留B型肝炎病毒的蛋白質外殼,就成為B型肝炎疫苗。

疫苗的種類

常見的疫苗有下列三種:

類毒素:
將病原體所產生的毒素經過加熱處理,或以福馬林(甲醛)及其他化學物質處理,使其毒性減低到不傷害身體,將這種類毒素注射到人體,可以引發免疫反應產生抗體,例如:白喉疫苗、破傷風疫苗等。

死菌疫苗:
將抗原經過加熱殺死而製成,將這種死菌疫苗注射到人體,可以引發免疫反應產生抗體,例如:小兒麻痺疫苗(沙克疫苗)、百日咳疫苗、傷寒疫苗、霍亂疫苗、日本腦炎疫苗等。

活菌疫苗:
將抗原致病能力減弱到對人體無危險的程度,將這種減低毒性的活菌疫苗注射到人體,可以引發免疫反應產生抗體,例如:口服小兒麻痺疫苗(沙賓疫苗)、麻疹疫苗、卡介苗等。

疫苗的原理

 

我們所要利用的其實只是B型肝炎病毒的蛋白質外殼而已,當我們將這種B型肝炎疫苗注射到人體,由於病毒DNA中的有害基因已經被取出,所以並不會傷害人體,但是當免疫系統突然看到這些不認識的東西,就會由巨噬細胞先將這些蛋白質外殼直接吞噬,並且分析蛋白質外殼的立體結構,再將這些立體結構傳達給T細胞與B細胞,B細胞就會依照這些立體結構產生抗體,這些抗體會立刻標定這些蛋白質外殼,並且由巨噬細胞清除,接著大部分的抗體均恢復休止狀態,只留下小部分的抗體繼續在生物體內巡邏,萬一那天真的有B型肝炎病毒入侵,則這些抗體可以立刻辨識B型肝炎病毒蛋白質外殼的立體結構,而直接將病毒標定,並且由巨噬細胞清除,這樣子病毒根本來不及在生物體內繁殖就死翹翹囉!

疫苗的缺點

如果病人在注射疫苗之前就被病毒入侵,那麼體內的後天免疫系統已經開始和病毒戰鬥,這個時候再注射疫苗也來不及了,所以疫苗只能使用在事前的預防工作。或許大家會好奇,既然疫苗這麼好用,為什麼許多疾病(例如:愛滋病、SARS)還是沒有疫苗呢?其實疫苗的製作並沒有想像中的容易,並不是加熱殺死病毒就好了,大部分的病毒加熱以後不但會死亡,蛋白質外殼的立體結構也會因為溫度上升而改變(蛋白質的三級結構與溫度有關),這樣子就算注射到人體裏也沒有辦法產生正確立體結構的抗體來對抗真正的病毒囉!此外,如果想要將病毒DNA中的有害基因取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疫苗的製作與研發其實必須很長的時間才行。

由於大部分的疫苗是將真正的病毒以高溫殺死,或將病毒DNA中的有害基因取出,如果製作的過程中沒有真的將病毒殺死,或是沒有將病毒的有害基因完全取出,或是沒有分離純化的很乾淨,都可能會造成疫苗中含有致命的病毒,這就是為什麼雖然現在的技術愈來愈進步,但是偶爾還是會聽說有人因為注射疫苗而致命的原因了,換句話說,其實注射疫苗還是有某種程度的風險,並不是百分之百安全。

由於疫苗是利用死的病毒或細菌來引發人體的免疫反應產生抗體,有些抵抗力比較弱的人在注射了疫苗以後,反而會有輕微的發燒現象,其實這就表示他的後天免疫系統正在運作中,通常過一兩天就會恢復正常,別太擔心囉!如果注射疫苗以後發燒好幾天,那麼就得到醫院檢查一下了。

疫苗的有效期間

疫苗並不見得終身有效,雖然疫苗注射以後會產生抗體,但是抗體在生物體內巡邏的時間長短並不相同,麻疹疫苗通常只要注射一次就可以終身免疫,B型肝炎或肺炎鏈球菌的疫苗注射以後必須每十年檢驗一次身體內的抗體數目,如果抗體數目太少,則必須再追加注射才能保持免疫。

血清(Serum)

當我們被毒蛇咬到,最好的處理方法是到醫院注射「抗蛇毒血清」,蛇毒是一種蛋白質(毒蛋白),當我們被毒蛇咬到,毒蛋白直接流入血管中,會跟著血液流到全身對人體產生傷害,由於人體的免疫系統不認得毒蛋白,因此會引發免疫反應,所以蛇毒也是一種「抗原」。抗蛇毒血清是將蛇毒注射到動物(牛、馬)的體內引發免疫反應,經過大約7~10天產生抗體,然後取出動物的血液,將血球去除得到血漿,再將其他無用物質去除得到黃色清澈的液體即為血清,血清內含有大量的抗體,可以辨識抗原(蛇毒),再由巨噬細胞或天然殺手細胞將抗原(蛇毒)吞噬分解。

台灣主要有六種毒蛇,飯匙倩(眼鏡蛇)、雨傘節屬於神經性毒蛇;龜殼花、赤尾鮐(赤尾青竹絲)、百步蛇屬於出血性毒蛇;鎖鏈蛇則同時具有神經性毒及出血性毒。這些蛇類大多為保育類的野生動物,如果不幸被毒蛇咬,千萬不能用局部冷敷、熱敷及酒精消毒,割開傷口的觀念更是錯誤,因為可能會造成感染,嚴重甚至會造成死亡。施打抗蛇毒血清是治療毒蛇咬傷最有效的方法,台灣總共有四種抗蛇毒血清,包括:抗飯匙倩及雨傘節蛇毒血清、抗龜殼花及赤尾鮐蛇毒血清、抗百步蛇蛇毒血清、抗鎖鏈蛇蛇毒血清。別忘了,由於抗體具有專一性, 一種抗體只會與一種抗原反應,所以不同毒蛇的毒蛋白三級結構不同,所需要的血清也不同,所以被毒蛇咬到必須記得是那一種毒蛇才行,可是通常被咬都是一瞬間,要一般人辨識是那一種毒蛇也不太可能,這是目前使用抗蛇毒血清治療最大的困擾。有人可能會想,既然不知道是那一種蛇,把所有的血清都打進去不就好了,呵~這可千萬使不得,一下子打了一堆身體的免疫系統不認識的蛋白質進去,免疫系統可是會受不了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ector 的頭像
    vector

    秤子維的秘密花園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