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心房顫動4問 江福田教授專業解答

江福田教授

 
臺大醫學院名譽教授
輔大醫學院講座教授
輔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兼血管醫療副院長
好心肝門診中心心臟內科特聘教授

醫學專長:心臟內科學、介入心導管手術、高血壓、高血脂、心律不整、心衰竭

  
Q1:什麼是心房顫動?哪些人容易有心房顫動?


A:正常的心臟有發電點,由心房的竇房結啟動,並透過心房跟心室間的房室結,傳送給心室,當心房跳一下,心室也會跳一下,心臟收縮的同時,就會把血液打出心臟,提供全身細胞使用。

當心臟的發電點失去功能,心房其他的肌肉細胞太強勢亂放電,出現不規律的顫動時,就像有很多指揮官同時在亂指揮而造成紊亂,心房每分鐘跳到300下,甚至高達500、600下,房室結會阻擋心房的波動,心房跟心室的跳動呈現2比1或3比1的跳動,心房會缺乏收縮力,有如心臟在抖動,就是心房顫動。

老化是心房顫動的危險因子,年紀越大,心房顫動的發生比例越高,80歲以上的高齡者,每10人就約有1人有心房顫動。心房顫動也是高齡長者最常見的心律不整。

其他危險因子還包括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瓣膜疾病、風濕性心臟病、閉鎖不全、急性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甲狀腺亢進等等。而酗酒、咖啡因、茶鹼也可能增加心房顫動發作的頻率。

  
Q2:心房顫動會有自覺症狀嗎?需要做什麼檢查?


A:心房顫動剛開始時,心臟肌肉在抖動,可能是小小、短短的心律不整,收縮比較沒有力量,不見得有症狀。但一旦症狀越來越常發生、持續時間越久,心輸出率明顯下降,血液供應不及,有可能會血壓遽降,出現暈眩,甚至眼前一黑而昏倒的症狀。

有些人明明沒在運動,卻會突然感覺到心跳很快,開始心悸、呼吸困難、全身無力走不動。甚至連心臟衰竭的喘、腫、咳症狀,都有可能發生,出現急性肺水腫的變化。

心電圖(ECG)是心房顫動最好的診斷工具,但如果是陣發性的心房顫動,不見得馬上抓得到。可利用24小時,或是1~2周的心電圖檢測。此外,有ECG功能的智慧手錶,也可輔助心房顫動的診斷,但因智慧手錶的雜訊較多,還需要正式的心電圖檢測來確立診斷。

  
Q3:心房顫動會造成什麼問題?


A:心房顫動發作時,會覺得心悸、胸悶、喘不過氣,有可能加重心臟衰竭。同時心臟在抖動,左心房內的血液打不出去,最容易滯留在左心房末端的左心耳,凝固形成血塊。

一旦心臟從亂跳又恢復正常跳動時,把這些血塊擠出心臟,就有可能塞住身體的動脈血管,若塞住腦血管,就會導致缺血性中風。如果塞住腹部的上下腸繫膜動脈,沒有及時把血塊取出來,有可能會讓腸子缺血而壞死。倘若範圍很大,腸子要截掉很大一條,後續照護非常麻煩,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險,致死率很高。

  
Q4:如何治療心房顫動?


A:心房顫動依發作持續時間的長短,約可分為三類:48小時內會自行恢復的是陣發性心房顫動;持續超過1周是持續性心房顫動;如果持續發作,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恢復,就是屬於永久性的心房顫動。

一般而言,陣發性心房顫動、持續性心房顫動會優先考慮藥物治療。永久性心房顫動,若藥物控制不好可與主治醫師討論是否要運用侵入性的微創手術,像是電燒來減緩心房顫動的發作頻率、左心耳封堵器來降低中風的風險。

藥物治療的目標有二大類:一是服用心律藥來控制心跳的節律,二是服用抗凝血劑來降低中風的發生。

在中風預防上,則可藉由風險評估量表(CHA2DS2-VASc score)來評估心房顫動發作時中風的風險度,決定是否要服用抗凝血劑。

CHA2DS2-VASc的分數,從0分到9分,若男性若≥2分、女性≥3分,建議可與主治醫師討論是否要持續服用抗凝血劑來預防中風。

 
(整理∕黃秀美)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ector 的頭像
vector

秤子維的秘密花園

ve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