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愛肝加油站》肝癌標靶藥物 多用於已轉移肝癌病患
文/許金川 2019-09-03
Q:我的先生是慢性B肝帶原者,平時不菸不酒,很重視健康,但日前卻發現肝細胞癌3.8公分,經討論後決定手術切除。3週前已經順利完成手術,不過據說肝細胞癌復發的機率很高。最近聽聞有位朋友的家人也是肝癌,目前正服用標靶藥物蕾莎瓦,控制得還不錯,請問以我先生的病況,手術後有沒有需要服用標靶藥物,以避免肝癌復發?
A:肝細胞癌容易復發,與病患本身的慢性B型肝炎或C型肝炎及肝硬化等密切相關。雖然切除了肝腫瘤,但是B肝或C肝病毒還存於肝細胞內,長年累月對肝臟造成的傷害仍在,而且一旦肝炎進展至肝硬化,就無法逆轉回到正常的肝臟。正因為這些導致肝癌的危險因素還在,所以即便手術切除腫瘤了,還是很難杜絕肝癌復發。
據統計,肝癌術後5年內再復發的機率為70-80%,由於肝癌復發的時間難預測,因此術後定期的抽血、超音波或其他影像檢查追蹤相當重要,至於標靶藥物,目前有蕾莎瓦(Sorafenib)、癌瑞格(Regorafenib)及樂衛瑪(Lenvatinib)3種,大都用於肝癌細胞已經有侵犯肝內血管或轉移至其他器官的後期肝癌患者,目的是希望可以控制腫瘤不要再惡化,延長病患的生命,但或多或少有些副作用,能有效控制腫瘤生長的比例也不高。
臨床上,大約只有1/5的肝癌患者有機會接受手術,也就是說可以手術切除腫瘤的患者,大都屬於早期肝癌、病況也較穩定,若您的先生術前並無肝癌轉移的跡象,術後只要先保持定期追蹤即可,尚不需要服用標靶藥物,不過,如果B肝病毒量高,最好服用B肝抗病毒藥物,以壓制B肝病毒,避免慢性肝炎持續進展,也可降低肝癌日後復發的風險。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愛肝加油站》肝硬化引起脾腫大 只要定期追蹤即可
文/許金川 2019-09-10
Q:我的先生是慢性C型肝炎病患,去年開始接受C肝口服新藥治療3個月,從治療結束至今,C肝病毒都維持測不到的狀態,醫師說我先生的C肝病毒算是治癒了,可是這一年來追蹤腹部超音波,還是有肝硬化,脾臟腫大也沒有消失,請問為什麼脾臟會無緣無故腫大?有什麼治療方式可用來治療脾腫大嗎?
A:過去C型肝炎的治療只能仰賴干擾素加上口服抗病毒藥物,可是因為治療期間的副作用較大,很多人因而卻步,未接受治療,即便有接受干擾素組合療法治療,其治療成功率也不高,特別是C肝病毒基因型第一型的患者,大概只有5-6成的成功率,不少患者在C肝病毒持續造成慢性肝炎的情況下,肝臟早已步入肝炎、肝硬化的病程。
近年來雖然有C肝口服新藥問世,很多患者終於得以將糾纏多年的C肝病毒給治癒了,不過,已經硬化的肝通常不會好轉,只是硬化不會再加劇,肝硬化引起的合併症也不會就此消失。
脾臟腫大就是肝硬化常見的合併症之一,因為脾臟的血液要經由門靜脈循環至肝臟,再經由肝靜脈才能回到心臟去,一旦肝硬化引起肝內的門靜脈壓力升高,血液不易流入肝臟,只好再回流到脾臟,因而造成脾臟充血腫大。此外,如果心臟功能不良,同樣也會因為血液回流,引起脾腫大,還有其他如血液方面疾病、感染等也都可能造成脾臟腫大。
由於脾臟會過濾衰老的血球包括紅血球、白血球或血小板等,一旦脾臟腫大會使得脾臟功能亢進,進而可能造成血球降低。臨床上,肝硬化引起的脾腫大,如果沒有造成血球明顯下降,原則上不需要特別治療,只要超音波檢查時定期追蹤即可,除非是脾臟腫大太厲害,嚴重影響血球數量,才可能會需要考慮切除脾臟。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愛肝加油站》肝癌侵犯肝門靜脈 栓塞及電燒都無法治療
文/許金川 2019-09-17
Q:我的父親罹患肝細胞癌已經6-7年,當中有3次復發,都很順利完成動脈栓塞及電燒治療。
上週回診發現肝癌細胞又復發了,但是醫師這次除了安排我們入院做動脈栓塞之外,還要評估看看可否做體外的放射線治療,原因是腫瘤有跑到肝臟的門靜脈,醫師說,栓塞及電燒治療都不可行,請問肝癌真的也可以做放射線治療嗎?
A:放射線治療近年來在肝癌的治療上有相當的突破,體外的放射線治療已發展出「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可以達到「少次數、短療程」,減少副作用的成效,包括光子刀、電腦刀、螺旋刀等都是治療方式之一,但並不是每一種都適用於肝癌,質子治療也歸在放射線治療的範疇內;體內放射線治療則發展出釔-90微球體選擇性體內放射線治療(SIRT)。
(圖說:肝癌病人正在接受SBRT放射線治療。)
由於肝癌的病況多變又複雜,而且腫瘤常不是只有單一顆,而是多發性的,因此,目前放射線治療仍非肝癌的主要治療方式,手術切除、動脈栓塞或無線射頻燒灼術還是治療肝癌的第一線首選。
至於何時可能會需要用到體外放射線治療肝癌?大都是因為腫瘤侵犯到肝內血管,最常見為腫瘤鑽入肝門靜脈。當腫瘤侵犯到肝門靜脈後,就容易透過門靜脈跑到肝臟其他地方,也就是肝內轉移,肝腫瘤數量往往會從一顆變成多顆,可是門靜脈內的腫瘤又無法以栓塞或電燒等方式治療,目前對此情況的標準療法是用肝癌的標靶藥物做全身性治療。
不過,根據相關的研究結果看來,標靶治療的療效並不顯著,因此,確實可視情況評估是否適合做體外放射線治療,看有沒有機會控制住侵犯到肝門靜脈的腫瘤。
選擇性體內放射療法(Selective Internal Radiation Therapy, SIRT)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愛肝加油站》肝癌治療後胎兒蛋白 會逐漸恢復到正常值
文/許金川 2019-09-24
Q:我的先生因為體檢,意外發現肝腫瘤,進一步檢查後確認有3顆肝細胞癌,雖然腫瘤不大,但是因為位置比較分散無法手術切除,目前已完成動脈栓塞加上電燒治療。
治療結束至今約1個月了,但是胎兒蛋白指數仍然偏高,雖然上週追蹤腹部電腦斷層,看起來一切穩定,無殘存的腫瘤,可是看到偏高的胎兒蛋白就讓人不放心,請問這種情況常見嗎?有需要服用標靶藥物嗎?
A:當肝臟長出肝細胞癌或肝炎發作厲害,或甚至是生殖器官長了壞東西,都可能導致胎兒蛋白升高。雖然胎兒蛋白數值的高低會依據肝癌的特性、大小有所差異,而且有1/3的小型肝癌患者胎兒蛋白是正常的,不過,對於治療前,胎兒蛋白就有升高的患者而言,治療後,胎兒蛋白是否有回復到正常值內,是評估治療成效的重要參考指標。
胎兒蛋白的半衰期約5天,因此,肝癌治療後,胎兒蛋白下降的速度大概是5天下降一半左右,並非肝癌治療完成,胎兒蛋白就會立刻恢復正常,特別是治療前,胎兒蛋白數值很高的患者,通常要花更久的時間,胎兒蛋白才會下降至完全正常。
您的先生肝癌治療結束至今約1個月,電腦斷層影像看來並無殘存的腫瘤,表示治療效果應該很不錯,雖然目前胎兒蛋白數值還稍微偏高,可先保持密切追蹤,並不需要因此馬上就使用標靶藥物。
如果之後胎兒蛋白數據有如期恢復到正常值內,那就不用擔心;若胎兒蛋白遲遲未降,甚至還不降反升,則要審慎評估有無其他導致胎兒蛋白異常升高的因素,例如:肝細胞癌轉移至其他器官如骨頭或肺部,是臨床上常見造成胎兒蛋白升高的原因之一。
此外,也需確認有無肝炎發作的情況,若詳查後肝臟沒異狀,必要時,需進一步評估是否有生殖器官方面的腫瘤。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愛肝加油站》止痛藥依指示服用 不傷肝
文/許金川 2019-09-30
Q:幾個月前我因為腹部悶痛就醫,抽血檢查後發現肝指數高,進一步查明才得知我有B型肝炎,做了腹部超音波,醫師說我的肝臟粗粗的,有纖維化的跡象。我的身體一向很不錯,怎麼會感染B型肝炎病毒呢?肝臟纖維化又該怎麼保養才不會再惡化?如果頭痛難耐,需服用止痛藥,請問會傷肝嗎?
A:B型肝炎病毒是經由血液跟體液傳染的,只要是沒有B型肝炎表面抗體的人,都有可能受到B肝病毒感染,而成為帶原者。並非身強體壯就不會受B肝病毒威脅。
在過去,沒有B肝疫苗的年代,感染B肝最大原因是母親有B型肝炎,生產時,B肝病毒經胎盤產道傳給小孩。此外,身體皮膚黏膜有傷口的行為,例如針灸、刺青、打針、看牙、紋眉等針頭若未徹底消毒則有可能會傳染B肝病毒。
很多人得知自己有B型肝炎時,常會回想何時感染病毒,其實被感染的時間點往往很難追溯,反而應該要確認B型肝炎及肝臟的狀態比較重要。
您日前得知有B型肝炎及肝指數異常,同時肝臟也有纖維化,建議先確認B型肝炎e抗原(HBeAg)及B肝病毒量(HBV-DNA),並持續觀察GOT、GPT的變化,再決定後續是否需要服用B肝抗病毒藥物,以抑制B肝病毒複製,避免進一步惡化。
此外,不菸不酒,盡量少服用非醫師處方的藥物及保健食品等,也是保肝的要點。
至於市售頭痛止痛藥大都屬於乙醯胺酚類藥物,雖經由肝臟代謝,但如果本身的肝臟功能正常,且依指示用藥未超過劑量,理論上,不太會造成傷害, 但若使用過於頻繁,或劑量過重,都有可能造成肝傷害,肝指數升高。
《愛肝加油站》肝癌標靶藥物 多用於已轉移肝癌病患
文/許金川 2019-09-03
Q:我的先生是慢性B肝帶原者,平時不菸不酒,很重視健康,但日前卻發現肝細胞癌3.8公分,經討論後決定手術切除。3週前已經順利完成手術,不過據說肝細胞癌復發的機率很高。最近聽聞有位朋友的家人也是肝癌,目前正服用標靶藥物蕾莎瓦,控制得還不錯,請問以我先生的病況,手術後有沒有需要服用標靶藥物,以避免肝癌復發?
A:肝細胞癌容易復發,與病患本身的慢性B型肝炎或C型肝炎及肝硬化等密切相關。雖然切除了肝腫瘤,但是B肝或C肝病毒還存於肝細胞內,長年累月對肝臟造成的傷害仍在,而且一旦肝炎進展至肝硬化,就無法逆轉回到正常的肝臟。正因為這些導致肝癌的危險因素還在,所以即便手術切除腫瘤了,還是很難杜絕肝癌復發。
據統計,肝癌術後5年內再復發的機率為70-80%,由於肝癌復發的時間難預測,因此術後定期的抽血、超音波或其他影像檢查追蹤相當重要,至於標靶藥物,目前有蕾莎瓦(Sorafenib)、癌瑞格(Regorafenib)及樂衛瑪(Lenvatinib)3種,大都用於肝癌細胞已經有侵犯肝內血管或轉移至其他器官的後期肝癌患者,目的是希望可以控制腫瘤不要再惡化,延長病患的生命,但或多或少有些副作用,能有效控制腫瘤生長的比例也不高。
臨床上,大約只有1/5的肝癌患者有機會接受手術,也就是說可以手術切除腫瘤的患者,大都屬於早期肝癌、病況也較穩定,若您的先生術前並無肝癌轉移的跡象,術後只要先保持定期追蹤即可,尚不需要服用標靶藥物,不過,如果B肝病毒量高,最好服用B肝抗病毒藥物,以壓制B肝病毒,避免慢性肝炎持續進展,也可降低肝癌日後復發的風險。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愛肝加油站》肝硬化引起脾腫大 只要定期追蹤即可
文/許金川 2019-09-10
Q:我的先生是慢性C型肝炎病患,去年開始接受C肝口服新藥治療3個月,從治療結束至今,C肝病毒都維持測不到的狀態,醫師說我先生的C肝病毒算是治癒了,可是這一年來追蹤腹部超音波,還是有肝硬化,脾臟腫大也沒有消失,請問為什麼脾臟會無緣無故腫大?有什麼治療方式可用來治療脾腫大嗎?
A:過去C型肝炎的治療只能仰賴干擾素加上口服抗病毒藥物,可是因為治療期間的副作用較大,很多人因而卻步,未接受治療,即便有接受干擾素組合療法治療,其治療成功率也不高,特別是C肝病毒基因型第一型的患者,大概只有5-6成的成功率,不少患者在C肝病毒持續造成慢性肝炎的情況下,肝臟早已步入肝炎、肝硬化的病程。
近年來雖然有C肝口服新藥問世,很多患者終於得以將糾纏多年的C肝病毒給治癒了,不過,已經硬化的肝通常不會好轉,只是硬化不會再加劇,肝硬化引起的合併症也不會就此消失。
脾臟腫大就是肝硬化常見的合併症之一,因為脾臟的血液要經由門靜脈循環至肝臟,再經由肝靜脈才能回到心臟去,一旦肝硬化引起肝內的門靜脈壓力升高,血液不易流入肝臟,只好再回流到脾臟,因而造成脾臟充血腫大。此外,如果心臟功能不良,同樣也會因為血液回流,引起脾腫大,還有其他如血液方面疾病、感染等也都可能造成脾臟腫大。
由於脾臟會過濾衰老的血球包括紅血球、白血球或血小板等,一旦脾臟腫大會使得脾臟功能亢進,進而可能造成血球降低。臨床上,肝硬化引起的脾腫大,如果沒有造成血球明顯下降,原則上不需要特別治療,只要超音波檢查時定期追蹤即可,除非是脾臟腫大太厲害,嚴重影響血球數量,才可能會需要考慮切除脾臟。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愛肝加油站》肝癌侵犯肝門靜脈 栓塞及電燒都無法治療
文/許金川 2019-09-17
Q:我的父親罹患肝細胞癌已經6-7年,當中有3次復發,都很順利完成動脈栓塞及電燒治療。
上週回診發現肝癌細胞又復發了,但是醫師這次除了安排我們入院做動脈栓塞之外,還要評估看看可否做體外的放射線治療,原因是腫瘤有跑到肝臟的門靜脈,醫師說,栓塞及電燒治療都不可行,請問肝癌真的也可以做放射線治療嗎?
A:放射線治療近年來在肝癌的治療上有相當的突破,體外的放射線治療已發展出「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可以達到「少次數、短療程」,減少副作用的成效,包括光子刀、電腦刀、螺旋刀等都是治療方式之一,但並不是每一種都適用於肝癌,質子治療也歸在放射線治療的範疇內;體內放射線治療則發展出釔-90微球體選擇性體內放射線治療(SIRT)。
(圖說:肝癌病人正在接受SBRT放射線治療。)
由於肝癌的病況多變又複雜,而且腫瘤常不是只有單一顆,而是多發性的,因此,目前放射線治療仍非肝癌的主要治療方式,手術切除、動脈栓塞或無線射頻燒灼術還是治療肝癌的第一線首選。
至於何時可能會需要用到體外放射線治療肝癌?大都是因為腫瘤侵犯到肝內血管,最常見為腫瘤鑽入肝門靜脈。當腫瘤侵犯到肝門靜脈後,就容易透過門靜脈跑到肝臟其他地方,也就是肝內轉移,肝腫瘤數量往往會從一顆變成多顆,可是門靜脈內的腫瘤又無法以栓塞或電燒等方式治療,目前對此情況的標準療法是用肝癌的標靶藥物做全身性治療。
不過,根據相關的研究結果看來,標靶治療的療效並不顯著,因此,確實可視情況評估是否適合做體外放射線治療,看有沒有機會控制住侵犯到肝門靜脈的腫瘤。
選擇性體內放射療法(Selective Internal Radiation Therapy, SIRT)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愛肝加油站》肝癌治療後胎兒蛋白 會逐漸恢復到正常值
文/許金川 2019-09-24
Q:我的先生因為體檢,意外發現肝腫瘤,進一步檢查後確認有3顆肝細胞癌,雖然腫瘤不大,但是因為位置比較分散無法手術切除,目前已完成動脈栓塞加上電燒治療。
治療結束至今約1個月了,但是胎兒蛋白指數仍然偏高,雖然上週追蹤腹部電腦斷層,看起來一切穩定,無殘存的腫瘤,可是看到偏高的胎兒蛋白就讓人不放心,請問這種情況常見嗎?有需要服用標靶藥物嗎?
A:當肝臟長出肝細胞癌或肝炎發作厲害,或甚至是生殖器官長了壞東西,都可能導致胎兒蛋白升高。雖然胎兒蛋白數值的高低會依據肝癌的特性、大小有所差異,而且有1/3的小型肝癌患者胎兒蛋白是正常的,不過,對於治療前,胎兒蛋白就有升高的患者而言,治療後,胎兒蛋白是否有回復到正常值內,是評估治療成效的重要參考指標。
胎兒蛋白的半衰期約5天,因此,肝癌治療後,胎兒蛋白下降的速度大概是5天下降一半左右,並非肝癌治療完成,胎兒蛋白就會立刻恢復正常,特別是治療前,胎兒蛋白數值很高的患者,通常要花更久的時間,胎兒蛋白才會下降至完全正常。
您的先生肝癌治療結束至今約1個月,電腦斷層影像看來並無殘存的腫瘤,表示治療效果應該很不錯,雖然目前胎兒蛋白數值還稍微偏高,可先保持密切追蹤,並不需要因此馬上就使用標靶藥物。
如果之後胎兒蛋白數據有如期恢復到正常值內,那就不用擔心;若胎兒蛋白遲遲未降,甚至還不降反升,則要審慎評估有無其他導致胎兒蛋白異常升高的因素,例如:肝細胞癌轉移至其他器官如骨頭或肺部,是臨床上常見造成胎兒蛋白升高的原因之一。
此外,也需確認有無肝炎發作的情況,若詳查後肝臟沒異狀,必要時,需進一步評估是否有生殖器官方面的腫瘤。
---------------------------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愛肝加油站》止痛藥依指示服用 不傷肝
文/許金川 2019-09-30
Q:幾個月前我因為腹部悶痛就醫,抽血檢查後發現肝指數高,進一步查明才得知我有B型肝炎,做了腹部超音波,醫師說我的肝臟粗粗的,有纖維化的跡象。我的身體一向很不錯,怎麼會感染B型肝炎病毒呢?肝臟纖維化又該怎麼保養才不會再惡化?如果頭痛難耐,需服用止痛藥,請問會傷肝嗎?
A:B型肝炎病毒是經由血液跟體液傳染的,只要是沒有B型肝炎表面抗體的人,都有可能受到B肝病毒感染,而成為帶原者。並非身強體壯就不會受B肝病毒威脅。
在過去,沒有B肝疫苗的年代,感染B肝最大原因是母親有B型肝炎,生產時,B肝病毒經胎盤產道傳給小孩。此外,身體皮膚黏膜有傷口的行為,例如針灸、刺青、打針、看牙、紋眉等針頭若未徹底消毒則有可能會傳染B肝病毒。
很多人得知自己有B型肝炎時,常會回想何時感染病毒,其實被感染的時間點往往很難追溯,反而應該要確認B型肝炎及肝臟的狀態比較重要。
您日前得知有B型肝炎及肝指數異常,同時肝臟也有纖維化,建議先確認B型肝炎e抗原(HBeAg)及B肝病毒量(HBV-DNA),並持續觀察GOT、GPT的變化,再決定後續是否需要服用B肝抗病毒藥物,以抑制B肝病毒複製,避免進一步惡化。
此外,不菸不酒,盡量少服用非醫師處方的藥物及保健食品等,也是保肝的要點。
至於市售頭痛止痛藥大都屬於乙醯胺酚類藥物,雖經由肝臟代謝,但如果本身的肝臟功能正常,且依指示用藥未超過劑量,理論上,不太會造成傷害, 但若使用過於頻繁,或劑量過重,都有可能造成肝傷害,肝指數升高。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